长方形香炉寺庙铜雕

人们在翻读佛经典籍时,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甚至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不少是用莲子串成的。

作品名称 : 长方形香炉寺庙铜雕
所属类目 : 城市广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3-11
访问人次 : 27
  明代漆器大香炉香炉,是古代一种鼎炉形器物,旧时庙堂里的香炉大多为铜、铁铸成,有些器型较小的香炉是用玉、石、陶、瓷、木、铜等制成,置于几案,实用、观赏两相宜。有盖之香炉,可内置香料,点燃后,香雾烟气自盖孔中袅袅升腾弥漫,时聚时散,给人以无限之遐想。
此件明代大型漆器香炉高157cm,炉身直径60cm,由底足连托泥、腹部炉身和头部龙马炉盖三部分组成。整体造型仿商周青铜鼎,炉身仿三足圆鼎,炉脚则仿四足方鼎,把圆鼎之柔和与方鼎之刚劲融为一体。炉盖上的龙马为龙头马身带飞翼,炉之腹足相连处为神龟,炉足为象鼻。综观整个宝炉,外形简练,制式大气,简约而不简单、古拙而不粗陋、空灵而不空洞。浮雕神龟脸面为泥金工艺,细部刻画精致古朴,瑞兽动态传神,炉盖上那昂首长啸、蓄势待发的龙马,充满力度和动感。灵性之气充溢全炉,尤其是炉身的外表黑漆、朱砂衬底描金,漆面光洁如新,髹漆技艺非常讲究,色彩沉着莹润,包浆厚泽。
炉盖上踏在水波纹之中的龙马背部以点线构成奇特图案和炉腰部的神龟,正是《周易·系辞》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寓意。孔颖达疏引,《尚书中侯·握河记》称"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尚书·洪范》:"天乃赐禹,洪范九畴"--传说三皇之一的伏羲就是依据孟河中跃出的龙马背部的图形画出了八卦,而禹根据龟背上的"文"成就了"九类常道"进而造福于黎民。落地漆器香炉是明代庙宇、宗祠、殿堂置于室内的重要礼器,当重大祭祀活动举行时,它庄重地矗立在显赫位置,缕缕青烟从炉盖上的龙马高昂头部张开的嘴中徐徐吐出,烟气祥雾缭绕空中,神秘而又庄严……物换星移几度秋,沧桑巨变万木春,明代的庙堂各地或许尚存一二,但旧时庙堂里诸如漆器香炉这样的大型礼器已所存无几了。
城市铜雕造型可按照制造人的思维,进行制造,或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但总的来说,城市铜雕的造型是抽象的。仔细观赏品味才会发现它的观赏价值。价值编辑城市铜雕在城市空间构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它与城市进行空间对话的重要方式,也是其联系城市空间的逻辑纽带,更是铜雕自身之三维特性的空间价值体现。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的经济或政治文化中心,代表着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