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城市人物铜雕

最早的眷诚斋是1931年在唐山建成的三层楼学生宿舍;《西南交通大学大事记》称:8月1日"由詹天佑家属捐款新盖之学生宿舍大楼落成,为了纪念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以他的号命名为眷诚斋"。

作品名称 : 詹天佑城市人物铜雕
所属类目 : 城市广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1-11-13
访问人次 : 61
  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同年,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年8月,"乘桴浮于海"的日子终于来到,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30人远赴美国。清廷的救国迷梦现在看来是一枕黄粱,但对彼时的孩子们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未尝不昭示着新的机遇。
1873年,詹天佑考入美国西海文小学。他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薄薄的英文底子是不够用的,于是像诵四书五经似地天天背英语单词,然后大大咧咧地拉上外国同学来聊天,加强会话能力。187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纽海文中学。1878年,他又考入知名学府耶鲁大学,在土木工程系铁路专科进行深造。在藏龙卧虎之地,詹天佑永不言后,刻苦钻研,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数学,在一、三年级时,曾获得数学奖学金。20岁那年,詹天佑出色地完成了大学本科课程,成为当年归国的105名留美学生中仅有的两位学士学位获得者之一。
詹天佑在美国读书期间,兴趣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他还喜爱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棒球,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这支球队曾同旧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职业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的表现得到对手和观众的称赞,很多美国人都很震惊:长辫子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其实在球场上并不差呀!
人物铜雕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而不同时期的人物铜雕所展现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人物铜雕是铜雕作品中的精萃,人们往往通过人物铜雕来传达精神,人物铜雕是城市铜雕中的一种铜雕形式。古代人物铜雕作为人物铜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中华名族近千年来的文化和精神。人物铜雕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断。人物铜雕制作不同于广场上的其他的铜雕,一般的人物铜雕制作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