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校园人物景观铜雕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作品名称 : 詹天佑校园人物景观铜雕
所属类目 : 现代名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1-11-11
访问人次 : 55
  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中华工程师会,是工程师有团体组织之始,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中华工程师会的成立对展学术交流活动和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为,在当时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学术研究的风气。
1905年初,詹公受命勘测并修建京张铁路,担任总工程司兼会办(后任总办)。当时英俄两国争夺筑路权相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在不雇佣外国工程师的前提下,才允许中国人自己修建。詹公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深感若不能建成此路,必将"贻笑于邻国"。但那时有修建铁路经历的中国工程师极为缺少,勘测京张铁路时,仅有两名技术助手,他们就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徐文炯、张鸿诰。
京张铁路的修建时,中国铁路技术人员十分匮乏。詹公仅能延揽邝孙谋(留美同学,供职关内外铁路)、颜德庆(留美回国,供职江苏铁路)和沈琪、陈西林、翟兆麟、俞人凤、柴俊畴(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3年铁路工程班首批毕业学生)等人,其他多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和部分肄业生,包括徐文炯、张鸿诰、耿瑞芝等16人,他们是京张铁路基层技术人员的基本力量。
铜雕文化的发展可传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式。艺术是一种比较高尚的境界,铜雕文化经过历代的沧桑,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的铜雕文化,对后一代的影响挺深远的,铜工艺品的展示,就足足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铜雕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跟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的,铜雕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样见证了中华名族文化的发展。铜雕工艺品、艺术铜雕等等,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