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公园人物景观铜雕

1990年,湖北省英山县草盘镇信访干部黄尚文路过该镇五桂墩村时,在田间发现毕升墓墓碑,引起英山县和湖北省考古界及有关部门的重视,认为是对毕升生世的重大发现,因此确认毕升为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

作品名称 : 毕升公园人物景观铜雕
所属类目 : 现代名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1-10-28
访问人次 : 65
  毕升墓碑发现时严重风化,又遭损伤,字迹笔画有残缺,年号难以确定,均为修复归补政,碑正中为"故先考毕升神主" 并列刻"故先妣李氏妙香左侧刻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右侧刻皇佑四年二月初七,碑上有日月二字,有明显摩尼教(明教)风格。
湖北省有关部门于1993年10月和1995年12月两次组织省级鉴定会,对毕升墓碑进行鉴定,认定是皇佑四年的毕升墓墓碑,应为国家二级文物。但中国印刷史专家张秀民与参加1995年英山毕异墓碑研讨会的李瑞良在《中国印刷年鉴》和《印刷科技》上多次发表文章,认为湖北英山发现活字发明家毕升墓不可确认,可能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明教神主毕升。但此问题未得到应有合理解答,北宋时英山县属淮南路蕲州蕲水。历史上没有摩尼教(明教)在当地活动的记载 。
英山县毕升纪念馆未能获得毕升墓中是否有遗骨和陪葬品的信息,可能是毕升墓是衣冠墓。总之,对该墓碑的不同意见不断。按专家鉴定确认该墓碑确实是毕升的墓碑(国家二级文物),也无法确定毕升是英山人与毕升在英山从事活字印刷活动的事迹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其中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在古代就有了铜雕文化,铜雕文化出现早的时候是在商周时期。而现在铜雕文化逐渐演变成为我们今天的各种铜雕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在铜雕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现代艺术家可以通过城市铜雕来传达对城市生活文化的热爱。城市铜雕的改造材料多样化:城市铜雕是由各种形态各异的具体物质材料造成的,铜雕的制作过程就是用思维在创作,用材料进行实施的过程,所以城市铜雕的创作受到物质材料和文化背景的限制,必须在特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题材进行创作,从而反映了人们对城市铜雕的审美感受和心理特点,并反映了人们的兴趣、风俗、习惯等。现在的城市铜雕都加入了现代的创新元素,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