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避雷针彩绘雕塑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作品名称 : 不锈钢避雷针彩绘雕塑
发布时间 : 2022-09-12
访问人次 : 35
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1688年所著的《中国新事》一书中记有: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睛行至地底,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这说明,中国古代建筑上的避雷装置,在大批量和结构上已和现代避雷针基本相似。
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接闪杆与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以接闪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统称为接闪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装置共同组成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用以避免或减少闪电击中建筑物(构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损害和人身伤亡。
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避雷针刚刚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建议将避雷针改名为引雷针,但总的来说,还是接闪杆这个名称最为贴切。
城市不锈钢雕塑有很多种,纪念性的、主题性的、装饰性的、标志性的、展览陈设性的、使用功能性的和艺术型的城市雕塑。一座城市里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城市不锈钢雕塑,坐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雕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底蕴,代表着一座城市,所以不同于一般的雕塑,创建一个城市雕塑需要一个地区的政府部门的审批。每个城市的城市不锈钢雕塑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城市不锈钢雕塑作为一种城市建设手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每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文化、经济、宗教、政治成就了每个时代特有的城市雕塑,每个城市雕塑带着每个时代独特的标签。城市雕塑可以作为一种记录历史重大事件、英雄人物的手段,它通过一种艺术的方式重现历史事件、刻画英雄人物的精神,以独特方式来纪念,它在提供观赏性的同时,使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感受历史、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