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人物景观铜雕

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作品名称 : 董存瑞人物景观铜雕
所属类目 : 现代名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8-29
访问人次 : 34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 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
董存瑞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因此获得"抗日小英雄"称号。1948年春,在新式整军运动中,董存瑞带领的六班被师部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在实战演习中,董存瑞把身旁一颗冒白烟的手榴弹甩了出去,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获得师级"模范爆破手"的光荣称号。1948年5月1日,第十一纵队从朝阳地区西进,兵锋直指热河省会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即其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长。在全连战斗动员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人物铜雕是铜雕作品中的精萃,人们往往通过人物铜雕来传达精神,人物铜雕是城市铜雕中的一种铜雕形式。古代人物铜雕作为人物铜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中华名族近千年来的文化和精神。人物铜雕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断。人物铜雕制作不同于广场上的其他的铜雕,一般的人物铜雕制作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存在的。好多的铜雕因为都涉及到好多的历史人物,而这些历史人物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定的作用,所以,人物铜雕制作有着其他铜雕所不能赋予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