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冲锋号人物标志铜雕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7月始先后由红军第二、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组成。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曾在湘鄂川黔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5年11月开始长征。次年10月到达陕甘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二O师。

作品名称 : 吹冲锋号人物标志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7-26
访问人次 : 31
红军是中国近代史上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统一称号。但是,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南昌起义的时候,人民军队使用的仍旧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的旗号是工农革命军。那么,红军的称号是什么时候提出和使用的呢?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称“农民自卫军”。14日清晨,农民自卫军解放了黄安县城,活捉了伪县长贺守忠等贪官污吏多人,反动政权被摧毁。18日,新生的黄安县城披上节日的盛装,热烈庆祝黄安县农民政府诞生。黄安县农民政府主席曹学楷宣布了《黄安县农民政府施政纲领》。这个纲领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起来,推翻豪绅地主统治,建立工农政权;实行民主自由,改善劳苦群众生活;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保护商业贸易,保护小商人;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随后,中共鄂东特委负责人宣布:将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纪律严明,爱憎分明,积极支持农民群众捕捉土豪劣绅,没收地主财产,打击反动“民团”和“红枪会”,深受工农群众的爱戴。人们在黄安县衙大门贴上一副新对联:“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云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城,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样,工农群众第一次喊出了“红军”的称号。
现在城市中总有标志性的城市铜雕,那这些城市铜雕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美化着城市环境,城市铜雕是艺术表现,更是精神诉求。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铜雕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铜雕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铜雕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炼出来的城市铜雕,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今,在城市的广场和车站,只要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都会看到铜雕的影子。城市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一个很紧要的地步。铜雕优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铜雕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提升。在铜雕数量变多的同时,城市文化的很好传载也尤其的重要。相对数量而言,铜雕树立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很好的体现一个城市所具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