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太湖石景观标志雕塑

假山石又名太湖石、窟窿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

作品名称 : 不锈钢太湖石景观标志雕塑
发布时间 : 2022-07-21
访问人次 : 32
浙江太湖石是指占太湖面积10%的浙江所产,具有"透、瘦、漏、皱"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建园、造景、绿化、美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古代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了丰富的石材。浙江太湖石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湖州、长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长兴所产最为有名。长兴县古地理位置处于印度洋-北太平洋通道的下杨子煤山海槽区,中石炭世开始(大约3亿年)地壳进一步下降,本区域成为浅海-半深海环境,先后沉积了石炭系黄龙组与船山组厚层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其厚度约140米左右。石炭纪晚期,地壳上升海水开始撤退,但工作区海水没有全部退出,在早二迭世(2亿八千万年左右)继续沉积了一套浅海相栖霞组灰岩、含燧石条带或含燧石结核灰岩,其厚度约160米。此后海水动荡,在晚二迭世沉积了一套浅海相长兴组灰岩。早三迭世(2亿5千万年左右)海水沿煤山海槽侵入,形成浅海--半深海,先后沉积了滨海相钙质页岩(T1y1)、浅海相薄层灰岩(T1y 2)、半深海相厚层灰岩(T1h、T1n)。以上这些石灰岩是形成各种太湖石的物质基础。因沉积环境的不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太湖石等观赏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雕塑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由于人们开始对精神文明和地方文化的追求逐步上升,对于雕塑等艺术的欣赏力也在慢慢的提高,这就导致了雕塑的创意和工艺需要不断的提升,尤其是不锈钢雕塑。也可以体现更多的艺术造型。在中国,不锈钢大都应用在大型的雕塑造型上,也同样有很多抽象的造型通过不锈钢来表现。但是当时的创意比较局限,工艺也相对落后,导致很多不锈钢雕塑造型千篇一律。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雕塑都可以通过3D打印来实现,只要设计师制作好三维模型,通过3D打印设备可以制造出形状各异又非常精细的雕塑造型。但是其材质有局限性,如果要选择铝、不锈钢等金属材质进行打印,则设备、时间等成本会很高。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取代大部分手工制作的雕塑。
不锈钢雕塑从80年代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时代,后现代主义的不锈钢雕塑更是很难分辨各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变得无法确定。不锈钢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在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时,就出现了原始石雕、骨雕等。不锈钢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古代许多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存,历代的不锈钢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传统的观念认为不锈钢雕塑是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通过不锈钢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因而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型艺术、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