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冼星海公园铜雕

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在澳门海边一个疍民的船上降生了(注:疍民,是对在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及水上运输,并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的称呼)。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母亲看到湖边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所以就给他取名“星海”。

作品名称 : 音乐家冼星海公园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5-17
访问人次 : 75
冼星海6岁就辗转随母亲到了新加坡,进入了新加坡的养正学校,也就是在学校的音乐课开始了音乐之旅。养正学校的区健夫老师,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当时的养正校长林耀翔,接受岭南大学专为华侨子弟返国升学所设的华侨学校校长一职,冼星海正是他亲自带往广州升学的20名养正学生之一。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学习小提琴,正式开始专业学习音乐。在这里,母子两人整整度过了6年。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这让他从小在祖父的萧声和教堂唱诗班里获得的音乐感受有了发展的天地,他参加了义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
进入岭南大学附中本校后,为了贴补家用,冼星海依靠每天售卖两个钟头的书籍纸笔等物,和加入“岭南银行乐队”这两件工作,来维持学费和伙食费。他在乐队里担任演奏直箫,后来成了附中管弦乐队的指挥,被广州人称作“洋箫”的单簧管,他也吹得很有韵味,由此,他得到了一个雅号“南国箫手”,连有名的培正中学也请他去做音乐教员和乐队指挥。
城市铜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必需品,铜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素质,铜雕对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城市亮丽的风景线,能够观光旅游,更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城市铜雕是人们智慧的闪现,也是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城市铜雕是城市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铜雕鲜明而详细地负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传说和情感追忆,使城市的生命与精力在时间与空间中闪现。城市铜雕的结构、布局、形象、风格和神韵,将城市功用和景象美学融为一体。从城市文明的意义上,承载着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环境软化和城市文明开展与城市文明的积淀,构成其开展内涵新的特质。城市铜雕是存在于街头巷尾的精灵,他们静默在那里沉默但不孤寂。来来往往的人对他们停步欣赏,或惊叹于他们的雕刻技艺或因其展现的形象勾起自己的片片回忆。城市铜雕矗立在楼房树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给拥挤呆板的大街带来了一丝灵动,缓解了城市的浮躁之气,让这城市的喧嚣归于安静,增加的人文之气使物欲横流的城市显得不那么世俗。丰厚了城市的精力生活。这些作品形状多变,形象丰厚,主题表现力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