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景观城市景观铜雕

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流行"鸡米礼"的风俗。鸡米礼分鸡米单礼和约米双礼两种。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只大公鸡,一坛米酒,一坛谷种。这是嫡亲或姻亲之间在出生、结婚、盖房时互送的礼品。

作品名称 : 动物景观城市景观铜雕
所属类目 : 城市广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4-20
访问人次 : 55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 家鸡我国甲骨文中有"鸡"字,说明我国远在 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养鸡在我国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至少也有 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例如凤的形象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据考,晋董勋《答问礼俗》中说:正月初一为鸡日,正旦画鸡于门。
魏晋时期,鸡成了门画中辟邪镇妖之物。南朝宗檩撰《荆楚岁时记》也载有"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此习俗流传下来,使在门楣上贴鸡成为四川成都一带春节的习俗。过去在桃花坞年画中也有"鸡王镇宅"的年画,图案上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斗鸡在我国历史上久盛不衰,曾被人们作为消遣和夸豪斗胜的手段,这从考古出土的汉代石刻和画像砖上可见形象逼真的斗鸡图。《战国策·齐策》最早记载我国先秦时期的斗鸡娱乐:"临淄之中七万户……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斗鸡的风气在唐代很盛行,尤其是特权阶层的人物---宠信宦官、王孙公子。
城市铜雕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城市铜雕的存在,使得城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更加展现靓丽风采。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精神和文化状态的标志,体现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重视铜雕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件城市铜雕作品成败的关键。建筑环境与铜雕,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城市铜雕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环境之中,与人们接触,供人们观赏,所以它又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参与性。当一件城市铜雕作品诞生时,它不仅是这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还给这座城市带来无限生机,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城市铜雕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歌颂生活、记录时代、升华环境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它将对优化城市环境空间、提高城市文明、显示社会风尚和民族个性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