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匠鲁班人物铜雕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滕州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 ,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著名工匠家,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工匠师祖。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作品名称 : 古代名匠鲁班人物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3-18
访问人次 : 34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说服楚王停止攻宋。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城市铜雕为城市带来风采与风韵,作为一个表达空间艺术的城市铜雕,是为了让环境更加和谐美好而存在的,城市给予铜雕一个积极的作用给环境以充实感,增强人们对环境的主观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铜雕文化在古代的传承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城市铜雕的与艺术元素,在技术上我们不断创新,使艺术的理念和表现的主题,艺术形式发生了更本的变化。一些城市铜雕文化传承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这个时代精神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