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制药广场铜雕

现代铜雕里,铜雕在装饰物这一块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要。一些软装设计公司提交设计方案里很多艺术品都有用到铜雕。比起古老的商周时代,其装饰性占首要作用。优秀的城市广场铜雕作品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珠联璧合、遥相呼应。

作品名称 : 古代人物制药广场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3-11
访问人次 : 29
  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根据景观铜雕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铜雕、主题性景观铜雕、装饰性景观铜雕和陈列景观铜雕四种类型。一、纪念性:纪念性景观铜雕,必须有铜雕,而且必须以铜雕为主。以铜雕的形式来纪念人与事。纪念性景观铜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在环境景观中处于中心或主导位置,起到控制和统帅全部环境的作用。所有环境要素和总平面设计都要服从铜雕的总立意。纪念性景观铜雕根据需要可建造成大型和小型二种。大型纪念性环境有前苏联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而建立的祖国母亲纪念性景观铜雕。纪念性景观铜雕并不一定都是大型的,比较小型的纪念性景观铜雕更为普遍。二、主题性:主题性景观铜雕是指通过主题性景观铜雕在特定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主题性景观铜雕同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景观铜雕和环境的特殊作用。这样可以弥补一般环境缺乏表意的功能,因为一般环境无法或不易具体表达某些思想。三、装饰性:装饰性景观铜雕是以装饰性景观铜雕作为环境主要构成要素。装饰性景观铜雕调整可丰富环境特色。四、陈列性:陈列性景观铜雕是指以优秀的铜雕作品作为环境主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