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香炉城市景观铜雕

南北朝博山香炉小巧玲珑,造型新颖,令人爱不释手。我收藏瓷器近20年,还第一次谋面,可见其珍贵。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作品名称 : 金色香炉城市景观铜雕
所属类目 : 城市广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3-05
访问人次 : 66
  南北朝博山香炉高13厘米,直径11厘米,上下两层,可以自然启合。上半部分的做工精细美观,螺纹状雕刻,像燃烧的火把,热情奔放;又像一座峰峦叠嶂的仙山,自下而上,整个山脉错落有致,加上中央的尖顶,正好为13条,这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个吉祥的数字。博山香炉上有四个小洞,当炉腹内焚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中"飘逸而出,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它下半部分为盏形托,底为平底,釉面为米黄色釉,不施化妆土,除局部积釉处略厚外,施釉均匀,釉面有不少细小开片。盖、炉吻合,浑然一体。
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城市铜雕作为城市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体现方式,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接受。一件优秀的城市铜雕作品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城市铜雕制作最能体现公共艺术特点的造型艺术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塑造于城市空间中。它既可以美化环境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又能够对大众进行美的熏陶,这种熏陶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可以说城市铜雕不仅是城市空间品质的象征,而且是城市景观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城市居民生活互动的纽带。它和建筑艺术一样,在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作用。作为铜雕艺术中一个独特的分支,由于其含有“城市”这一元素,使之便成为城市的一个部分,除了具有一般铜雕的特征外,还具有表现为文化与空间的特征、功能与形式的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带给人类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