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人物景观户外铜雕

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军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帜。叶挺和叶剑英被任命为“工农红军”正副总指挥。

作品名称 : 红军人物景观户外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2-20
访问人次 : 101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了《中央通告第51号——军事工作大纲》,其中明确指示:“可正式命名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中央正式通知毛泽东和朱德:“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根据中央指示信的精神,毛泽东和朱德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随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相继奉命改称“红军”了。往的人对他们留步赏识,或惊叹于他们的雕刻技艺或因其展示的形象勾起自个的片片回忆。城市铜雕矗立在高楼鳞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这些城市铜雕形状多变,形象丰盛,主题表现力非常强,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精神生活,而且给拥堵呆板的大街带来了一丝灵动,缓解了城市的浮躁之气,让这城市的喧嚣归于安静,增加的人文之气使物欲横流的城市显得不那么世俗。
城市铜雕代表的是城市化的象征,经济的发展,人文的精神面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空间艺术感,更是环境建设所要具备的条件,景观铜雕是环境中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精神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所肩负着社会和艺术的双重职责,在开放的公共空间正,成为了社会大众沟通和对话的平台。城市铜雕作为中国公共空间中的艺术门类,在以往岁月中承载着记录历史人物、社会发展片段的功能。而在新时期的城市铜雕之中,写实和抽象占据了两个主要类别的阵地。景观铜雕制作是建筑设计、铜雕设计、园林设计与环境设计的综合体,纵观现代铜雕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铜雕艺术不论是观念的变革还是材料的变革,都不断的冲击着景观艺术的发展,然而铜雕始终处于环境中的从属地位,成了景观中的点缀或是空间中的补白。
铜雕一直普遍被认为是制作成一些工艺品、室外铜雕品和佛像等,其实铜雕的范围远不止这些,铜作为一种集实用性、可塑性、美观性、杀菌性、可回收资源、材质的文化底蕴等因素,而使我们不得不承认铜其使用性的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