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胸像庭院铜雕

董存瑞,原名董春睿,1929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小时家境贫穷读过一年书。1940年,南山堡建立抗日政权,参加儿童团并被选为儿童团长。13岁时,因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本军队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5岁,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

作品名称 : 董存瑞胸像庭院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1-13
访问人次 : 48
  董存瑞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因此获得"抗日小英雄"称号。
1948年春,在新式整军运动中,董存瑞带领的六班被师部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在实战演习中,董存瑞把身旁一颗冒白烟的手榴弹甩了出去,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获得师级"模范爆破手"的光荣称号。
1948年5月1日,第十一纵队从朝阳地区西进,兵锋直指热河省会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即其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长。在全连战斗动员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战斗开始后,董存瑞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地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却未曾料到突然遭遇了敌军一座隐蔽的桥形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嗒嗒嗒……”桥形暗堡上喷出6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碉堡。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眼看离发起总攻仅剩15分钟了。在这刻不容缓的节骨眼上,董存瑞挺身而出,坚决地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连长给战士们下了“扔手榴弹”来为董存瑞作掩护的命令。
一个有特色的景点一定离不开铜雕的点缀,甚至在一些知名的大城市里,铜雕等艺术品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于是铜雕厂与旅游行业联系了起来,他们决定共同打造一片人们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新大陆”!铜雕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能很好的展现出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条龙,那么城市铜雕就是龙的眼睛,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人物铜雕、城市铜雕等艺术品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底蕴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一小部分。旅游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产业,可以说是国家非常提倡的一个产业,以城市建设为依托,把城市铜雕建设也发展起来,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的美丽和丰富。在城市中的某些合适的角落放上一个铜雕,那显得更加的有品味,也是提升城市品味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