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胸像园林铜雕

韩加庆又惊又喜,把英雄的照片带回学校,后来到县照相馆翻拍了照片,加洗50多张,班里同学人手一张。县照相馆放大了一张陈列在橱窗里。比韩加庆低一年级的学弟安忠和,1968年下乡插队前,向韩加庆要董存瑞照片,但照片早已没有了。

作品名称 : 董存瑞胸像园林铜雕
发布时间 : 2022-01-13
访问人次 : 58
上世纪70年代,安忠和去承德钢铁公司工作,一次去隆化县董存瑞陵园参观,发现那里竟然没有董存瑞参军后的照片,便意识到那张董存瑞照片的价值。1978年初,他写信给董存瑞陵园管理处,并寄去了底片。董存瑞陵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吕小山去丰宁找到韩加庆查寻原照片的下落,不料,原照片已被另一同学在毕业前要走,带到偏远的乡村。
吕小山费尽周折找到那个同学,照片又未在那人手里。直至1978年8月,终于找到了原照。不久后,保存照片的人不幸身亡。如果安忠和向董存瑞陵园通报消息晚一点,或者吕小山追寻原照片的进展慢一点,董存瑞的照片就不会重现于世了。
吕小山带着照片,遍访董存瑞的亲属和战友,得到一致确认,照片与董存瑞少年照片为同一个人,背面字迹与闫世太的其他笔迹相同。这张照片使用的是上世纪40年代英国伊尔福相纸。
铜雕的发展可传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式。我们知道艺术是一种比较高尚的境界,铸铜雕经过历代的沧桑,成为现代的中华民族的铸铜雕,对后一代的影响挺深远的,铜工艺品的展示,就足足证明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铸铜雕的价值取向也是跟着时代的进步在发展的,它的发展历程同样见证了中华名族文化的发展。铜雕工艺品、艺术铜雕等等,这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铸铜雕,在公共场所会见到大型的铸铜雕,也有一些人中摆放小型的铸铜雕,美观而且大方。
城市铜雕是城市之魂,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着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综合实力,是彰显城市形象、精神、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城市雕塑制作应立足于淄博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着眼于智慧型、创新型城市的新定位。体现国际范、民族味和淄博特色。既要有厚重的历史感,又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既要挖掘淄博历史文化资源,又要借鉴国内外大型城市雕塑理念,融入国际元素,展现淄博文化名城新形象。城市铜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公共空间的造型艺术,除了需投入雕塑家个人的技艺、感情外,还需要与城市的公共文化相结合,今天,城市雕塑作为一座城市精神的物象代表,往往在城市美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