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抽象海豚庭院雕塑

由于海豚的分布极广,种类极多,科学家们至今未能给出确切的数据统计它们现存的数量,但也不能盲目乐观。早在200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调查报告就显示:现存的大约四分之一的鲸类和海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生存威胁,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作品名称 : 不锈钢抽象海豚庭院雕塑
发布时间 : 2021-11-20
访问人次 : 49
  海豚是大型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除了较为凶猛的鲨鱼之外,其它海洋生物基本不对其构成威胁。可以说,海豚面临这样的生存困境,最大的幕后推手还是人类。
全球化的渔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捕鱼强度和广度,可以说,只要有鱼的地方,就会有愈来愈现代化的捕鱼工具和手段。尽管有了较为环保的捕鱼技术,但传统的手段还是随处可见,给全世界的海豚们带来灭顶之灾。意在捕鱼,但误捞海豚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一网打尽,大鱼小鱼尽收网中,海豚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食物变成了人类的盘中餐。
在东亚(日本)、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南美的部分地区,猎杀海豚,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习俗。据统计,在被捕后的90天里,53%的海豚郁郁而死;海豚的自然寿命平均为45年,半数被捕的海豚却在被捕后两年内死去,而它们的平均生活年限,也仅为5年;在人工环境里,海豚极易患上肺炎、肠炎等疾病,还会因为氯水中毒和长期抑郁惊慌而活不过七年之坎。
从传统材料到现代材料随着现代艺术运动的不断发展,雕塑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无拘无束的时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雕塑的材料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大量的金属加工手段被运用。当代雕塑中有五分之四以上的作品是以金属为材料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人类的文明进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金属材料加工手段的进步,这使得金属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能够切割、焊接、铸造、锻打,也可以打磨、抛光以及上锈,能够将铜、铁、钢等各种材料的性能和材质的美感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现代工业文明重要观念载体的金属现成品逐渐成为不锈钢雕塑的材料,这种特别的金属材料已经不仅仅是雕塑家艺术创作的媒介,而成为艺术家观念的载体,反映了人的精神属性,赋予不锈钢雕塑以更大的塑造魅力,体现当今时代的精神面貌。
在城市治理规划过程中,为满足人们对优美环境空间的追求,许多环境优美的公共开放空间相继出现,大量的不锈钢雕塑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并成为公共开发环境构成的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人们对优美的公共开放空间追求更加迫切。为了满足广大公众的生理心理的需求,在许多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项目得到部门和广大市民的拥护。雕塑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融入公共环境之中,创造着和谐美观充满活力的公共开放环境空间。漫步在城市,或浪漫或严肃的雕塑总让人驻足,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