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广场人物胸像铜雕

皇佑三年(1051年),父亲沈周去世;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遂治理沭水,开发农田,颇有政绩。 工程结束后,沈括辞去职务,来到哥哥沈披在任的宁国县,准备科举考试。

作品名称 : 沈括广场人物胸像铜雕
所属类目 : 城市广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1-11-07
访问人次 : 37
  熙宁四年(1071年),沈括守丧期满,进京述职,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器重,被任为检正中书刑房公事。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七月,加官史馆检讨。 按照惯例,皇帝每三年要到圜丘祭祀天地,吏员常借此修建园林、谋取私利。沈括便考察南郊大礼的历史沿革,撰成《南郊式》 ,被任命掌管郊祀事务。沈括按照新礼仪办事,所省费用数以万计,神宗十分满意。
八月,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修治荒田,取得明显成效,升任集贤校理,巡察两浙农田水利。 两浙水利工程规模浩大,沈括建议出钱雇用饥民兴建水利,得到神宗的赞同。 九月,沈括升任太子中允、提举司天监。当时的日官都是些庸碌之人,对天文几乎全然不知。沈括遂改革机构,改进仪器,召请卫朴修造新历法 ,并向全国征集观测天象的书籍。
十一月,朝廷登记民间车辆 ,市易司打算填封私井以阻止四川私贩井盐,民议纷纷。 沈括进言:民间都是太平车,不利于机动作战 ;小盐井很多,填封私井势必要加强警戒,得不偿失。 神宗赞同,次日诏停此二事,擢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银台司。
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沈括调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提举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公事。河北西路地处北疆,沈括上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军政和巩固国防上。
名人铜雕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依然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俗话说的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古代名人铜雕头像同样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为了方便群众瞻仰和缅怀革命先烈和为青年一代提供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名人铜雕的意义更是深远,对现代人有一种教育意义。对现代人的思想和观念都有着很深的意义。名人铜雕栩栩如生,再现一些革命事迹。让现代人更了解古代的事,对古代人流传下来的精神加以继承和发扬。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面都会看到这些名人铜雕工艺品,主要的目的在于教育意义,提高城市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