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庭院人物铜雕

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

作品名称 : 曾国藩庭院人物铜雕
所属类目 : 城市广场雕塑 铜雕
发布时间 : 2021-10-31
访问人次 : 45
  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1840年(道光二十年),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七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升侍讲学士。不久,同榜进士李文安之子李鸿章入京会试,投其门下受业,住他北京家至少一年。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授礼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城市铜雕通过铜雕语言表达了城市的主题,使参观者得到了更直观的教育和感悟。城市文明包括都市生态文明,这是后现代建设性文化观念。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铜雕的创作和审美,引导铜雕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纵观世界上美丽的都市,艺术皆已融入整个生活环境的设施中,令人赏心悦目。众所周知,环境能改变人类原有的特性,不同的环境空间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渴望自然环境的洗涤,却摆脱不了城市中的嘈杂喧嚣及呆板的水泥、金属。人和自然环境严重疏离,人们的心灵活动越来越狭窄。人们探索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存的合理性,并由此产生环境艺术。铜雕是城市景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时铜雕在城市景观中起到表达城市主题的作用。铜雕本身通过铜雕的形式、语言、题材等表达铜雕的主题和内涵,从而表达城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