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不锈钢船舵标志景观雕塑

2022-09-30 08:21 36

不锈钢船舵雕塑 (3)

从经验和出土文物上都能看出,舵是由桨演变而来。桨可以在作推进工具时,兼顾控制航向。但当众多桨手划船时,既要推进又要控制航向就相当困难,于是就专设一名桨手控制航向,他位于船尾,因为船尾距船的转动中心较远,在改变船的航向上最省力、快捷,同时他又与推进桨手互不干扰。后来船体加大,桨叶面积也随之增加,就逐渐产生了舵。
在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据今已近两千年,在其尾部正中位置上已经有了舵,这个舵比操纵桨桨叶的面积宽展很多,还残留着以桨代舵的痕迹。但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最早的舵,到了12世纪末,相当于我国南宋时期,在西方教堂的雕刻上才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舵。宋元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海外贸易步入高峰,内河运输的规模也远胜前代,这一时期造船技术也发展到空前的水平。《清明上河图》以写实手法描绘了在都城的运河汴河上行驶的20多条客船、货船、漕船和渡船,体现了当时内河船高超的制作技术,同时可以看出沿用至今的先进舵型,在当时已经被普遍运用。从这些作品和后来人们仿制的模型上,你能看出古代聪明的造船者,根据不同水域,为舵设计了不同的外形。
1974年在福建泉州海边出土了一条南宋末年的海船。一般来说,先进的造船技术更多体现在海船的制作中。历史上我国福建打造的尖底海船名满天下。船舵在商朝已经使用,其形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古代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通常由舵叶、垂直舵杆和水平舵柄组成。在舟楫活动早期,航向靠桨操纵,尾部的操纵桨因逐渐增大桨叶面积而演变成舵。1955年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设有船尾舵,反映了桨的演变。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刘熙所著《释名》等,对舵都有解释,说明舵的应用在当时已相当普遍。到唐、宋时代船尾舵日臻完善和成熟。有的舵的舵叶面积延展到舵杆之前,使舵杆前后的水压力比较平衡,使转舵省力,称为平衡舵。有的在舵叶上开菱形小孔,使舵叶两侧的水相通,转舵既省力又不影响舵效。有的加设悬舵索和绞舵装置,以便根据航道深浅调整舵叶入水深度,舵降下可提高舵效;舵提起可得到保护。后来大型船舶增设了操舵装置,由滑车、绳索等组成。
城市不锈钢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造型艺术,凝聚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及奋斗精神等!不但能点缀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平衡空旷的空间,是城市建设及美化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城市雕塑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文生态系统的物质表现。优秀的城雕往往兼具时代性、启迪性、地域性、代表性、人文性等人文内涵。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优秀的城雕代表了所在城市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可以作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在历史悠久、人文氛围活跃或繁华的现代城市中,城市不锈钢雕塑可以作为一种美丽的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