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初,詹公受命勘测并修建京张铁路,担任总工程司兼会办(后任总办)。当时英俄两国争夺筑路权相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在不雇佣外国工程师的前提下,才允许中国人自己修建。詹公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深感若不能建成此路,必将"贻笑于邻国"。但那时有修建铁路经历的中国工程师极为缺少,勘测京张铁路时,仅有两名技术助手,他们就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徐文炯、张鸿诰。
京张铁路的修建时,中国铁路技术人员十分匮乏。詹公仅能延揽邝孙谋(留美同学,供职关内外铁路)、颜德庆(留美回国,供职江苏铁路)和沈琪、陈西林、翟兆麟、俞人凤、柴俊畴(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3年铁路工程班首批毕业学生)等人,其他多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和部分肄业生,包括徐文炯、张鸿诰、耿瑞芝等16人,他们是京张铁路基层技术人员的基本力量。
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建成,工款还结余28万两白银,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振奋了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勇气。正如大会上广东代表所说:"詹总办独具匠心,不假外国人分毫之力,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铁路工程既可由中国人自筑之,全国矿务、机器、工厂,中国人也能自为之。"这是詹公丰功伟绩的重大意义,也反映了山海关铁路官学堂培育人才的卓越贡献。当时,清政府邮传部奏准给予奖升的帮工程司有5人,其中4人是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的学员。
詹天佑深感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匮乏,对山海关铁路官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的青年十分珍视、多方培养,使他们在京张路的修建中迅速成长,很多学员在汉粤川铁路上,成为詹天佑督办的技术骨干。
城市铜雕通过铜雕语言表达了城市的主题,使参观者得到了更直观的教育和感悟。城市文明包括都市生态文明,这是后现代建设性文化观念。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铜雕的创作和审美,引导铜雕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纵观世界上美丽的都市,艺术皆已融入整个生活环境的设施中,令人赏心悦目。众所周知,环境能改变人类原有的特性,不同的环境空间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都市中生活的人们渴望自然环境的洗涤,却摆脱不了城市中的嘈杂喧嚣及呆板的水泥、金属。人和自然环境严重疏离,人们的心灵活动越来越狭窄。人们探索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存的合理性,并由此产生环境艺术。铜雕是城市景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时铜雕在城市景观中起到表达城市主题的作用。铜雕本身通过铜雕的形式、语言、题材等表达铜雕的主题和内涵,从而表达城市的主题。
源头企业
专业的雕塑雕刻厂家
品牌实力
中国雕塑20强企业
送货上门
大型雕塑专车直送
免费安装
专业人员上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