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氏家族本籍琅玡临沂,但自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起,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 开元九年(721年),七月,颜真卿随殷夫人南下,寄居苏州外祖父家。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就读于京师长安的福山寺。十月,到尚书省吏部应试。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颜真卿中进士甲科。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颜真卿因殷夫人病逝,赴洛阳丁忧三年。天宝元年(742年),颜真卿回到长安,并中博学文词秀逸科(制举考试的一种)。 十月,被任命为醴泉县尉。 天宝五载(746年),三月,迁长安县尉 。据《云溪友议》所载,颜真卿又曾任临川内史,使“浇风莫竞,文政大行“,颇受赞誉。 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他在巡视过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狱,受百姓称赞。巡查河东时,劾罢不孝的朔方县令郑延祚,使其被朝廷下诏终身禁止录用。
天宝八载(749年),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因受宰相杨国忠厌恶,被外调为东都采访判官。 次年,再任殿中侍御史。 天宝十一载(752年),转任武部员外郎。 杨国忠始终想排挤他,于次年将颜真卿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城市铜雕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艺术代表了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一些城市中的优秀城雕作品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使每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城市艺术气息和城市的脉搏。城市铜雕发挥的文化功能从本质上来说记载了文明风风雨雨的历程。民族的历程刻凿在铜雕的形体与空间之中,各民族用不同的铜雕美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价值,积累下人类最宝贵而本质的精神财富,使得文明的开拓得以永久地发展。城市铜雕一旦成为独特的艺术价值,就可作为民族文化的永久性物化形态,意义长远,它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
源头企业
专业的雕塑雕刻厂家
品牌实力
中国雕塑20强企业
送货上门
大型雕塑专车直送
免费安装
专业人员上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