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名人罗荣恒景观铜雕

2022-03-18 08:20 57

罗荣恒铜雕

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从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协均中学和青岛大学读书,曾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
1926年秋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后赴广州,旋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民运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任党代表。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他任特务连党代表,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到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4军的连、营、纵队党代表。
1929年底参加中共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被选为4军前敌委员会委员。1930年8月任第4军政治委员。1932年3月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在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款,扩大红军队伍。第四次反“围剿”后,改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曾兼任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领导扩红工作成绩卓著。
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获红星奖章。同年9月任第8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中8军团撤销,他先后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第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到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
城市铜雕是公共艺术中的一个内容,但城市铜雕不仅是一个景观物,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要求的日益提升,城市铜雕在与环境关系的公共性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同样,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于精神与文化归属感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铜雕在文化方面的公共性要求也在日益提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铜雕本身形式、语言、材质极为多样,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铜雕通过与园林景观的相互融合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吸引人们的眼球,公众通过与铜雕的互动增加观赏趣味,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