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26日下午,李向群的父亲李德清、母亲夫妇被李向群所在部队团政委接到九连抗洪官兵的宿营地荆州南平中学。刚刚下车,夫妇俩就被官兵们紧紧簇拥着,一双双年轻的手伸过来紧握着他们的手。见到团里陈政委,替儿子交上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党费2000元,又把两万元慰问金捐献给灾区之后,李德清夫妇向部队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留下来替儿子抗洪。李德清望着官兵们热切的面庞,只有一句话:"不管怎样,我要完成儿子未完成的事业,替儿子抗洪。"当晚,李德清就在向群生前睡的床铺前,拿出向群穿过的迷彩服、救生衣、解放鞋,穿在自己身上,随后便跟着九连官兵上了大堤。当连长整队点名点到"李向群"时,全连官兵齐声回答:"到!"那悲壮有力的声音在南平中学上空久久回荡。
就在长江第七次洪峰滚滚而来的1998年8月26日晚,李德清同战士们一起扛沙包筑堤,"我要像儿子一样干。"他一连扛了40多个沙包,但毕竟已是40多岁的人了,跌倒了,又挣扎着爬起来,他咬着牙说:"向群扛多少,我就扛多少;向群是怎么干的,我就怎么干!"只见他气喘吁吁,浑身是汗,步履蹒跚,但他仍然咬牙坚持着。那时,当电视镜头出现李德清背沙包的坚毅身影时,激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
丈夫上堤抢险的两昼夜里,强忍着悲痛的王立琼在九连的临时驻地,默默地为官兵们洗补衣服,洗菜煮饭。她把向群全班的脏衣服、袜子、鞋洗干净,晒干后又一件件叠好。
人物铜雕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由于人物铜雕作品不仅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对于城市的文化起到传承的作用,为此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人物的历史背景选择适合的材质进行生产。铜雕人物,对于城市铜雕而言,铜雕人物制作,通常采用青铜作为主要生产原材料,不仅能够保障人物铜雕经受环境的侵袭,同时延长人物铜雕的存在寿命,展现城市代表应该具备的魅力。由于中国人物铜雕起源于工艺美术,因此大部分人物铜雕作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人物铜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物的形象也特别丰富,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人物铜雕则是以其铜雕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了其所在国家及所在环境的特征。
源头企业
专业的雕塑雕刻厂家
品牌实力
中国雕塑20强企业
送货上门
大型雕塑专车直送
免费安装
专业人员上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