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不锈钢船城市景观雕塑

2021-12-26 08:15 52

不锈钢船雕塑 (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19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了铁船。19世纪中叶,船开始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
1912年4月11日,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最舒适的游轮“泰坦尼克号”载着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员,从昆土敦起航,开始了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首航。 船长史密斯是个老航海家,已经62岁了,他本来已经要退休了,但为了“泰坦尼克”号的首航成功,才答应指挥这趟航行后再退休。 船上富豪云集,人们都沉浸在快乐中。餐厅里高朋满座,大家纷纷举杯,为自己能搭乘这一豪华游轮首航而兴奋;甲板上,有些人在聊天,有人躺在的椅子上眺望大海,并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船舱里,孩子们在嬉戏、玩耍……整个游轮都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4月14日上午,游轮的电讯室接到一份电报:“冰块,大片冰块!”但这电讯并没有引起船长的注意。中午11点40分,电讯室又收到电报:“巨冰!”可这份电报甚至没有被送到驾驶舱去。下午,又来了份电报,报告说在“泰坦尼克”号前方250英里处,有冰山和大量冰块。
不锈钢雕塑的形体比例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在各方面的表现力,通过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等方面的表现意向,使雕塑形体更具表现力.形体美更为明显,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觉,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不锈钢雕塑形式美的灵魂."影像"效果突出,、"影像"是指作品形体大的起伏呈现的总体轮廓.这个"影像"可给人以宏伟崇高、宁静沉重、升腾飞跃,或是一种形体结构的美,这是形体"影像"传达出的作品内容信息之一,也给人们带来各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