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爱迪生广场人物景观铜雕

2021-11-13 11:17 61

爱迪生发明家胸像铜雕 (2)

1854年,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伊利湖南岸沿着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爱迪生父亲的生意已经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为一家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就此迁居,他们离开米兰搬到密歇根州休伦港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开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
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如:风是怎么产生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
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此南希自己教授爱迪生。据南希平日留心地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出才华。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时从高塔上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
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认识到书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并过目不忘。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他的一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是精神生活了,具有精神愉悦的城市生活与优美的城市环境景观已经成为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一种评价标准。城市铜雕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铜雕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城市铜雕还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反映出每一座城市背后的人文历史。接着是人文性,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发展的自身规律。它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人口状况等方面决定了某特有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文化氛围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其城市铜雕的基本状况。还有就是启迪性,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铜雕能够给人们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能起到一定的纪念、启发的作用。最后是地域性,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背景,所以其城市铜雕也有不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