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最早出现于约1660年。是一种叫作"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Viola degamba)的15世纪的乐器演变而来。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但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
在1845年左右,由阿德里安·塞尔韦(AdrienFran?oisServais 1807-1866)为大提琴添加了可调整的尾柱,使大提琴在演奏中更加稳定。在这之前,大提琴是没有尾柱的,是由演奏者夹在两腿之间来演奏。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 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如18世纪的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都曾模仿小提琴协奏曲而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写作了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和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凯里尼协奏曲、六首奏鸣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乐器家族成员一样,都有四根弦,音域约为四个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有时也用高音谱表。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尤其是在高音区时能用拇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大提琴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演奏时,演奏者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既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件恰到好处的不锈钢雕塑来营造出它的宏伟,它的炫丽,它的精神,而在设计方面应当下足功夫才可以塑造出适合城市环境的不锈钢雕塑。以下为大家总结不锈钢雕塑的三大设计元素。不锈钢雕塑有着耐空气、耐蒸气、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出的雕塑作品大多为简洁大方,形体感比较明显,而且光影效果强烈。它光滑的外表处理和心细入微的制作工艺为人们带了极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一般城市的大型景观雕塑都由不锈钢雕塑来代表,不锈钢雕塑在设计时有三大元素:主题、环境、创意。
源头企业
专业的雕塑雕刻厂家
品牌实力
中国雕塑20强企业
送货上门
大型雕塑专车直送
免费安装
专业人员上门安装